*本文只能在《好奇心日报》发布,即使我们允许了也不许转载*手指猴(Fingerling Monkey)可以算是本年度最火爆的玩具了,但是它取得的热度也并非前所未有。毕竟,年年节日季都会出现这类爆款玩具。玩具行业咨询、资讯公司全球玩具专...
*本文只能在《好奇心日报》发布,即使我们允许了也不许转载*
手指猴(Fingerling Monkey)可以算是本年度最火爆的玩具了,但是它取得的热度也并非前所未有。毕竟,年年节日季都会出现这类爆款玩具。玩具行业咨询、资讯公司全球玩具专家(Global Toy Experts)的首席执行官,同时也是《环球玩具新闻》(Global Toy News )的出版人 Richard Gottlieb 盘点了十大曾经影响了上一代人的爆款玩具。
潮流玩具就像天上的流星,迅速蹿红又迅速销声匿迹。Gottlieb 坦言,“情况好的话,从爆红到过气大概有 8 个月时间。”不过,很少有玩具能够挺过最初的热潮,他所罗列出的经典玩具都算得上长盛不衰,同时还成为了人们童年的美好回忆。尽管人们很难在货架上寻觅到它们的踪迹,是它们不断提高着人们对玩乐品质的期望。
这其中不乏非常成功的商业案例。Gottlieb 依据玩具对行业的影响力进行排序,着重指出这些玩具引爆美国市场的时间。“这些产品成了文化试金石。”
豆豆娃系列玩具。图片版权:Suzanne DeChillo/The New York Times
1. 豆豆娃(Beanie Babies),1993 年
Gottlieb 认为,豆豆娃这样的填充式动物玩具对文化和金融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。“只要你愿意,它绝对可以做成投资系列。”
据他透露,公司曾有意限制生产数量。这样一来,每当店铺有新品上架,就出现大量顾客排队购买的现象。只不过,销售泡沫很快破灭了。
“很多人投入了大量金钱和时间,但其实根本不值得。用过的毛绒玩具能有什么价值呢?”
1983 年,在波士顿展示的椰菜娃娃。图片版权:Elise Amendola/Associated Press
2. 椰菜娃娃(Cabbage Patch Kids),1983 年
“椰菜娃娃看起来并不漂亮,甚至有点奇怪,”Gottlieb 说,“或许,正是这一点吸引了人们的注意——毕竟我们都是不完美的。”
尽管娃娃的外形能与人性产生某种共鸣,店铺里出现的情况却不都是美好的。
Gottlieb 回忆道:“顾客在店内(为椰菜娃娃)大打出手。非常、非常的疯狂。”
3. 超级水枪(Super Soaker),1992 年
“超级水枪的出现对于户外游戏而言是革命性的。它把“水枪”(的概念)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层次。”
这种玩具的魅力在于水枪的爆发力。Gottlieb 坦言:“我只记得人们让高压水在彼此身上炸开了花。” 直到今天,这种刺激的体验都没有发生变化,“人们还是会因为最新款、更强力的水枪而兴奋。”
4. Razor 滑板车(Razor Scooter),2000 年
Gottlieb 表示,现在还能看到人们用这种金属滑板车上班。虽然这种产品仍有一定的生命力,但它的故事还有更大的意义——让我们知道走红太快的危险。
起初客人们蜂拥到店内,可零售商根本没有那么多存货。然而,过了第一个节日购物热潮,形势就发生了逆转。“你再去店里,只会看到一排排的滑板车,根本无人问津。”
5. 变形金刚,1984 年
“变形金刚的出现提供了一种很酷的玩法,”Gottlieb 认为,变形金刚的可操作性超越了其他的玩具,“乐趣也因此翻倍。“
自打变形金刚玩具问世,孩之宝(Hasbro)依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扩张保持品牌屹立不倒。“他们打造出了一个全新的领域。”
图片版权:MGA Entertainment/Associated Press
6. 贝兹娃娃(Bratz),2001 年
Gottlieb 认为,贝兹娃娃反映出人们已经意识到金发、白人形象的娃娃“不足以代表我们的文化”。
在一些家长眼中,贝兹娃娃的衣着过于色情化,Gottlieb 则认为性感的造型并非这些娃娃长盛不衰的原因。真正的原因在于美国变得越来越多元,孩子们的玩偶跟生活圈子里的人一样丰富。
“贝兹娃娃是唯一曾经对芭比娃娃构成挑战的玩偶。”
7. 精灵宝可梦(Pokémon),1999 年
精灵宝可梦的流行始于美国校园的社交网络。在日本以电动游戏亮相几年后,神奇宝贝风靡美国,主要在少年儿童中掀起热潮。因为他们热衷于收集、交换卡片,当地商贩也积极配合这一群体的需求。
“我记得当时去零售商店时总会看到橱窗上的大标语写着 ‘我们有精灵宝可梦卡片’。当时真的非常流行。”
如今,托现实增强 app Pokémon Go 的福,精灵宝可梦卷土重来。“我想在某种程度上,这说明人们不想放弃儿时热爱过的东西。只不过,作为成年人似乎不应该太过热衷于这些。因此这种现实增强游戏给了大人们再爱一次的机会。”
图片版权:Bebeto Matthews/Associated Press
8. Elmo 瘙痒娃娃(Tickle Me Elmo),1996 年
当罗茜·欧唐内(Rosie O’Donnell)带着 Elmo 亮相脱口秀节目时,搔痒娃娃就已经是个电视明星了。“人们突然变得非常狂热,大家都喜欢娃娃的笑声。”
在它最红的时候,搔痒娃娃也有一众买家。“我可以肯定,曾有人因为 Elmo 大打出手,不过不记得细节了。”
9. 泰迪熊华斯比(Teddy Ruxpin),1985 年
“泰迪熊华斯比算是第一个毛绒电动玩具。”Gottlieb 说道。尽管它在问世之初遭受质疑——早期的产品有一半存在问题,遭到顾客退货——但最终突破了玩具和科技相结合的传统模式。
“技术往往让人觉得硬邦邦的,但泰迪熊是柔软的。这两种元素的结合本来就不可思议,它还使人意识到科技也可以可爱、生动。”
10. 万智牌(Magic: The Gathering),1993 年
这种魔幻类卡片游戏不仅有非常复杂的游戏规则,最终的输赢也由很多种可能的游戏方式决定。正是它将一个小型的游戏亚文化带入主流圈内。“它算是有一点冷门,我之所以将万智牌列入表内是因为它将《龙与地下城》(Dungeons and Dragons)这类桌面游戏的概念推向更广的受众。”Gottlieb 如此解释。
Gottlieb 表示,这一游戏种类的发展得益于万智卡牌。时至今日,这类游戏方式仍然流行。
翻译:国舅
© 2017 THE NEW YORK TIMES
喜欢这篇文章?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,每天看点不一样的。